组成:玄参 15g、牡蛎(煅)30g、贝母 12g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 1 剂;或研末为丸,每次 6-9g,每日 2 次。
功效:滋阴降火、化痰软坚、散结消瘰。
方解:玄参滋阴降火、解毒散结;牡蛎软坚散结、潜阳化痰;贝母清热化痰、开郁散结,三药合用,针对阴虚痰热型瘰疬(症见颈部肿块质地较硬、伴潮热盗汗、舌红少苔)。
加减:兼气虚加黄芪、党参;兼血瘀加丹参、桃仁;肿块坚硬加夏枯草、猫爪草。
2. 四海舒郁丸(《疡医大全》)组成:海带、海藻、海螵蛸、海蛤壳各 15g,青木香 6g,陈皮 9g,川芎 9g,当归 9g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 1 剂。
功效:理气解郁、化痰软坚、活血散结。
应用:适用于肝郁痰凝型瘰疬,症见颈部肿块随情绪波动增大、伴胸胁胀闷、舌苔白腻。
方解:以海带、海藻、海螵蛸、海蛤壳咸寒软坚化痰;青木香、陈皮疏肝理气;当归、川芎活血通络,消除痰瘀互结之根本。
二、中药秘方:针对痰瘀毒结、虚实夹杂1. 夏枯草膏(《外科正宗》改良方)组成:夏枯草 500g、当归 100g、川芎 100g、赤芍 100g、香附 100g、陈皮 100g、浙贝母 100g、昆布 100g、海藻 100g、牡蛎 200g。
用法:上药加水煎煮 3 次,滤渣取汁,浓缩成膏,每次 15g,每日 2 次,温开水冲服。
功效:清肝泻火、化痰散结、活血消瘀。
应用:适用于肝郁化火型瘰疬,症见颈部肿块疼痛、伴口苦咽干、急躁易怒、肿块局部皮色微红。
方解:夏枯草清肝火、散郁结;当归、川芎、赤芍活血散瘀;香附、陈皮疏肝理气;浙贝母、昆布、海藻、牡蛎化痰软坚,膏剂药性和缓,适合长期调理。
2. 猫头丸(《外科证治全书》)原方组成:猫头骨(煅存性)、蜣螂(煅)、磁石(煅)、乳香、没药各等分。
现代改良方:猫头骨(可用猫爪草 30g 替代)、蜣螂(可用僵蚕 15g 替代)、磁石 15g、乳香 9g、没药 9g、夏枯草 30g、浙贝母 15g。
用法:研末为丸,每次 6g,每日 2 次,黄酒送服。
功效:破瘀散结、解毒杀虫(原方借猫头骨 “以骨入骨”,现多以猫爪草等解毒散结药替代)。
应用:适用于瘰疬后期、肿块坚硬难消或伴窦道形成者,属痰瘀毒结深重证。
注意:原方含动物药及矿石药,现临床多调整为植物药,孕妇及脾胃虚弱者慎用。
三、名方加减:结合气血阴阳辨证1. 逍遥散(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)加减原方组成:柴胡、当归、白芍、白术、茯苓、炙甘草、生姜、薄荷。
瘰疬加减:加夏枯草 15g、牡蛎 30g、浙贝母 12g、玄参 12g。
功效:疏肝健脾、养血调经、化痰散结。
应用:适用于肝郁脾虚型瘰疬,症见颈部肿块时大时小、伴情绪抑郁、食欲不振、大便溏薄。
方解:柴胡、薄荷疏肝解郁;当归、白芍养血柔肝;白术、茯苓健脾祛湿,从肝脾论治,切断痰浊生成之源,加夏枯草、牡蛎等增强散结之力。
2. 六味地黄丸(《小儿药证直诀》)合消瘰丸组成:熟地 24g、山茱萸 12g、山药 12g、泽泻 9g、茯苓 9g、丹皮 9g、玄参 15g、牡蛎 30g、贝母 12g。
功效:滋阴补肾、化痰散结。
应用:适用于肺肾阴虚型瘰疬,症见颈部肿块日久、伴午后潮热、干咳少痰、腰膝酸软、舌红少苔。
特点:以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,消瘰丸化痰散结,标本兼治,适合病程较长、体质偏虚者。
四、外治验方:局部拔毒、软坚敛疮1. 回阳玉龙膏(《外科正宗》)组成:草乌、干姜各 90g,赤芍、白芷、南星各 60g,肉桂 30g。
用法:研末,用酒或醋调敷患处,每日 1 次。
功效:温阳散寒、活血化痰、软坚散结。
应用:适用于瘰疬初期,肿块皮色不变、不热不痛,属寒痰凝滞证者。
2. 生肌玉红膏(《外科正宗》)组成:当归 60g,白芷 15g,白蜡 60g,轻粉 12g,甘草 36g,紫草 6g,血竭 12g,麻油 500ml。
用法:麻油熬药至焦,滤渣加白蜡融化,待温加轻粉、血竭搅匀,外敷患处,每日换药 1 次。
功效:活血祛腐、解毒生肌。
应用:适用于瘰疬破溃后,疮口久不愈合、脓水清稀、伴气血不足者。
3. 结核消散膏(民间验方)组成:大枫子 30g、木鳖子 30g、蓖麻子 30g、生南星 20g、生半夏 20g、雄黄 10g、轻粉 5g、凡士林 200g。
用法:前 3 味药炸油去渣,加入余药末及凡士林熬成膏,外敷肿块处,2-3 日换药 1 次。
功效:解毒消肿、化痰散结。
注意:方中含毒性药物(雄黄、轻粉),仅可外用,破溃处慎用,避免接触黏膜。
五、内外合治名方:整体调理与局部治疗结合1. 内消瘰疬丸(《医学启蒙》)组成:夏枯草 240g,玄参、大贝母、海藻、天花粉、海蛤壳、白蔹、连翘、熟大黄、牵牛子、薄荷叶、当归、生地、桔梗、枳壳、黄芩、黄连各 60g。
用法:研末为丸,每次 9g,每日 2 次,温开水送服。
功效:化痰软坚、清热解毒、活血散结。
应用:适用于痰火凝结型瘰疬,症见颈部肿块红肿热痛、伴发热口渴、大便干结。
方解:以夏枯草、玄参、贝母清热化痰;海藻、海蛤壳软坚散结;当归、生地活血养阴;大黄、黄芩、黄连泻火解毒,丸剂便于长期服用,攻补兼施。
2. 托里消毒散(《外科正宗》)组成:人参、黄芪、当归、川芎、白芍、白术、茯苓、金银花、白芷、皂角刺、桔梗、甘草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 1 剂。
功效:益气养血、托毒排脓。
应用:适用于瘰疬后期,肿块破溃、脓水清稀、久不愈合、伴面色苍白、神疲乏力,属气血两虚、毒邪未尽者。
加减:脓毒未净加蒲公英、紫花地丁;阴虚加麦冬、玄参;阳虚加附子、肉桂。
六、注意事项与调护辨证要点:
初期(痰凝):肿块质硬不痛,治以化痰散结;
中期(化热):肿块压痛伴潮热,治以清热化痰;
后期(破溃):气血不足者侧重扶正托毒。
饮食禁忌:忌食辛辣、腥发之物(如海鲜、羊肉),戒烟酒,宜食健脾化痰之品(如山药、茯苓、陈皮)。
情绪调摄:瘰疬与肝郁密切相关,需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忧思恼怒加重病情。
西医结合:若颈淋巴结核合并活动性肺结核,需同步抗结核治疗;形成寒性脓肿或窦道者,可结合穿刺抽脓或手术清创。
用药规范:含毒性药物(如轻粉、雄黄)的外用药不可长期使用,破溃后需改用生肌收口之剂,避免毒邪内侵。
以上方剂需在中医师辨证后使用,根据病情阶段(未溃、已溃)和体质强弱调整配伍,同时重视日常调护,以提高疗效、防止复发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启盈优配-股票做杠杆-股票市场配资-线上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